食品厂污水处理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涉及多个环节,旨在确保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标准。以下是关于食品厂污水处理工艺的详细说明,包括工艺流程、关键技术和案例分析。
(1)格栅:去除废水中的较大悬浮物和漂浮物,如菜叶、果皮等。
(2)调节池:调节废水的水量和水质,保证后续处理设备的稳定运行。
(1)活性污泥法: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。
(2)生物膜法: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。
(3)好氧滤池法:将废水通过好氧滤池,使微生物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,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。
(1)絮凝沉淀:通过添加絮凝剂,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,便于沉淀。
(2)过滤:通过过滤设备,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。
(3)消毒:对废水进行消毒处理,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。
- 回用或排放 经过深度处理后的废水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用或排放。
二、关键技术和设备
三、案例分析
以下是一个典型的食品厂污水处理案例:
-
项目背景 某食品厂主要从事肉类加工,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清洗、屠宰等环节。废水排放量为2000吨/天,COD浓度为1500mg/L,SS浓度为800mg/L。
-
污水处理工艺 (1)预处理:废水经过格栅、调节池、沉砂池后,进入好氧生物处理系统。
(2)好氧生物处理:采用活性污泥法,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。
(3)深度处理:经过好氧生物处理后的废水,进入絮凝沉淀池、过滤设备、消毒设备进行深度处理。
(4)回用或排放: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,可进行排放或回用。
总之,食品厂污水处理工艺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、多种技术的过程,通过对废水的预处理、好氧生物处理、深度处理等环节,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,实现废水排放的达标和资源化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