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水回用是指将经过处理后的废水重新用于各种用途的过程,以达到节约水资源、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。在我国,废水回用相关的国家标准(GB)为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》系列标准,包括多个分册,涵盖了不同用途的废水回用要求。以下是对废水回用GB的详细说明,以及一个案例。
一、废水回用GB概述
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》系列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:
- GB/T 18919-2002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》
- GB/T 19923-2005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》
- GB/T 26764-2011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》
- GB/T 27631-2011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地下水补给水水质标准》
- GB/T 31436-2015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农业用水水质标准》
这些标准对废水回用过程中的水质、处理技术、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。
二、废水回用GB详细说明
- 水质标准
废水回用GB规定了不同用途的废水水质标准。例如,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》对城市杂用水(如冲厕、绿化、洗车等)的水质提出了要求,包括化学需氧量(COD)、生化需氧量(BOD)、悬浮物(SS)、总氮(TN)、总磷(TP)等指标。
- 处理技术
废水回用GB要求采用合适的处理技术,以满足不同用途的水质要求。常用的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、化学处理、生物处理等。例如,对于城市杂用水,通常需要经过预处理、生化处理、深度处理等步骤。
- 设施建设
废水回用GB对设施建设提出了要求,包括污水处理设施、回用设施、监测设施等。污水处理设施应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,确保废水达到回用水质标准。回用设施应具备完善的输配水系统,确保废水安全、高效地回用。
三、案例
以北京市为例,北京市通过实施废水回用项目,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。
- 项目背景
北京市水资源紧张,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00立方米左右,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的水资源紧张标准。为了缓解水资源压力,北京市政府决定实施废水回用项目。
- 项目内容
北京市废水回用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(1)建设污水处理设施:提高污水处理能力,确保污水处理率达到95%以上。
(2)建设回用设施:将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回用设施,用于冲厕、绿化、洗车等。
(3)推广节水措施:在居民区、公共场所等推广节水型器具,提高水资源利用率。
- 项目成效
北京市废水回用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:
(1)节约水资源:通过废水回用,每年可节约水资源约2亿立方米。
(2)减少污染:废水处理后回用,减少了污染物排放,改善了水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