污水气浮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工程中的物理化学方法,它利用微小气泡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质、油脂和部分溶解物质带到水面进行分离,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。以下是污水气浮池的工作原理及详细说明,包括一个案例。
一、工作原理
(2)气泡携带:微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,与污水中的悬浮物质、油脂等发生碰撞,将其携带至水面。
(3)浮渣形成:携带悬浮物质和油脂的气泡上升到水面,形成浮渣层。
(4)刮渣分离:通过刮渣系统将浮渣层从水面刮除,实现固液分离。
- 气浮池运行过程 (1)进水:污水通过进水系统进入气浮池。
(2)溶气:在溶气系统中,空气与水充分混合,形成微小气泡。
(3)气泡携带:微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,与污水中的悬浮物质、油脂等发生碰撞,携带至水面。
(4)浮渣形成:携带悬浮物质和油脂的气泡上升到水面,形成浮渣层。
(5)刮渣分离:通过刮渣系统将浮渣层从水面刮除,实现固液分离。
(6)出水:经过气浮处理的水从出水系统流出,进入后续处理单元。
二、案例
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气浮池处理生活污水。以下是该案例的详细情况:
-
气浮池构造:气浮池分为四个区,分别为进水区、溶气区、反应区和刮渣区。气浮池尺寸为50米×10米×3米。
(2)溶气压力:0.35兆帕。
(3)气浮时间:30分钟。
通过该案例,可以看出气浮池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,能够有效降低悬浮物和油脂浓度,为后续处理单元创造良好的条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