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工废水氨氮处理:硝化-反硝化工艺的成功案例

除臭废水氨氮处理技术详解案例分析

一、氨氮的来源危害

氨氮是废水中常见一种污染物,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排放以及生活污水中。在除臭废水处理过程中,氨氮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处理效果,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。氨氮在水中以游离氨(NH3)和铵离子(NH4+)的形式存在,其浓度高低直接影响水体生态平衡和水质安全。高浓度的氨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,引发藻类大量繁殖,进而造成水体缺氧威胁水生生物生存

二、除臭废水氨氮处理技术

  1. 物理处理法
    物理处理法主要包括吹脱法和吸附法。吹脱法通过向废水中通入空气蒸汽,使游离氨从水中逸出,从而降低氨氮浓度。吸附法则利用活性炭、沸石等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氨氮。

    化工废水氨氮处理:硝化-反硝化工艺的成功案例

  2. 化学处理法
    化学处理法主要包括折点氯化法和离子交换法。折点氯化法通过向废水中加入氯气或次氯酸钠,将氨氮氧化为氮气或氮氧化物,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。离子交换法则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废水中的铵离子,然后通过再生过程将氨氮从树脂中释放出来。

  3. 生物处理法
    生物处理法是除臭废水氨氮处理中最常用方法之一。主要包括硝化-反硝化法和厌氧氨氧化法。硝化-反硝化法通过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,再通过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,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。厌氧氨氧化法则在厌氧条件下,通过厌氧氨氧化菌直接将氨氮转化为氮气。

三、案例分析

案例:某化工企业除臭废水氨氮处理项目
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高浓度氨氮的除臭废水,直接排放会对周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。企业采用了生物处理法中的硝化-反硝化工艺进行处理。

  1. 工艺流程

    • 预处理阶段:废水首先经过格栅沉淀池,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
    • 硝化阶段:废水进入硝化反应池,通过硝化细菌的作用,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。
    • 反硝化阶段:硝化后的废水进入反硝化反应池,通过反硝化细菌的作用,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,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。
    • 后处理阶段:处理后的废水经过沉淀过滤确保出水水质达标
  2. 处理效果
    经过硝化-反硝化工艺处理后,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从初始的200mg/L降至10mg/L以下,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。同时,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较少,便于后续处理和处置

  3. 经济效益
    该项目的投资成本主要包括设备购置、安装调试费用,总计约500万元。运行成本主要包括电费、药剂费和人工费,每年约100万元。由于废水处理达标排放,企业避免了因超标排放而产生的罚款和环境修复费用,经济效益显著。

四、结论

除臭废水中的氨氮处理是废水处理工程中的重要环节。通过物理、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,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氨氮浓度,保护水环境。在实际工程中,应根据废水的具体特性和处理要求,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,确保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平衡。
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网站分类
最新留言

    Powered By 滨州美度装饰工程有限公司

    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 鲁ICP备2023011681号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