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过去的一年中,我作为污水处理厂的一名技术人员,全面参与了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,包括预处理、生物处理、深度处理及污泥处理等。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,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,也为厂区的污水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率做出了显著贡献。
二、主要工作内容
-
预处理阶段

-
生物处理阶段
-
深度处理阶段
-
污泥处理阶段
- 污泥浓缩与脱水:负责污泥浓缩池和脱水机的操作与维护,提高污泥的含固率,减少污泥体积,便于后续处理和处置。
- 污泥处置:协调污泥的最终处置工作,确保符合环保要求,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
-
案例一:曝气系统优化
- 问题描述:在某段时间内,曝气系统的能耗较高,且部分区域的溶解氧浓度不达标,影响了生物处理效果。
- 解决方案:通过对曝气系统的全面检查,发现部分曝气头堵塞严重。我们及时更换了损坏的曝气头,并调整了曝气池的运行参数,优化了气水比。
- 成果:经过优化,曝气系统的能耗降低了15%,溶解氧浓度稳定在2.0-4.0mg/L之间,生物处理效果显著提升,出水COD和BOD5浓度均达到了国家一级A标准。
-
案例二:污泥脱水效率提升
- 问题描述:污泥脱水机的运行效率较低,污泥含固率仅为15%左右,远低于目标值20%。
- 解决方案:我们通过对污泥脱水机的滤布进行清洗和更换,并优化了絮凝剂的投加量和投加方式。
- 成果:污泥含固率提升至22%,脱水效率提高了20%,减少了污泥的运输和处置成本。
-
问题一:设备老化
- 描述:部分设备使用年限较长,故障率较高,影响了处理效率。
- 改进措施:建议厂区制定设备更新计划,逐步替换老旧设备,提高整体运行效率。
-
问题二:人员培训不足
- 描述:部分新员工对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操作不够熟悉,影响了工作效率。
- 改进措施:加强员工培训,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实操演练,提升全员的专业技能。
五、未来工作计划
- 技术升级:积极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,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率。
- 节能减排:优化运行参数,降低能耗和药剂消耗,实现绿色环保生产。
- 科研合作: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,开展污水处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究,推动厂区技术进步。
六、总结
在过去的一年中,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,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,也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和水质达标做出了积极贡献。未来,我将继续努力,为厂区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